
Full text loading...
摘要
在方言對比和諧聲串聯的基礎上,本文訴諸舌根音唇化、舌根塞音塞擦化和去塞擦化,論述臺閩語「箍茶~、豆~」、「啡~血、~痰、~瀾:吐口水呸~瀾:吐口水」、「齊~勻:平均、喬協調、調整」、「晬度~:周歲」、「逗、鬥拼湊、同居、結伴一起」和臺灣華語「拐架~子」的本字分別是「麩」、「唾」、「調」、「歲」、「湊」及「肘」。中古字母未必是語音討論起點,同音替代時日一久,積非成是。一個理論意義是:知組上古恐非來自端組,而是見組。
Article metrics loading...
Full text loading...
References